光学玻璃的清洗分为镀膜前,镀膜后清洗,加工商应跟据镀膜前后污染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选择专用的镀膜前光学玻璃清洗剂。
1,镀膜前清洗
镀膜前清洗的主要污染物是求芯油(也称磨边油,求芯也称定芯、取芯,指为了得到规定的半径及芯精度而选用的工序)、手印、灰尘等。由于镀膜工序对镜片洁净度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清洗剂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在考虑某种清洗剂的清洗能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的腐蚀性等方面的问题。
镀膜前的清洗光学透镜一般也采用与研磨后清洗相同的方式。
2,镀膜后清洗
一般包括涂墨前清洗、接合前清洗和组装前清洗,其中接合前清洗(接合是指将两片镜片用光敏胶粘接成规定的形状,以满足无法一次加工成型的需求,或制造出较为特殊的曲率、透光率的一道工序)要求最为严格。接合前要清洗的污染物主要是灰尘、手印等的混合物,清洗难度不大,但对于镜片表面洁净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其清洗方式与前面两个清洗工艺相同。由于镀膜层比较容易受强碱性伤害,镀膜后不能使用强碱镜头设计性清洗剂,需要专用的镀膜后光学玻璃清洗剂,此种清洗剂不伤膜层,去污力强,可完好的保存膜层。所以光学玻璃镀膜后,一般建议用专业的镀膜后光学玻璃清洗剂使用。
光学玻璃是指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玻璃。狭义的光学玻璃是指无色光学玻璃;广义的光学玻璃还包括有色光学玻璃、激光玻璃、石英光学玻璃、抗辐射玻璃、紫外红外光学玻璃、纤维光学玻璃、声光玻璃、磁光玻璃和光变色玻璃。光学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中的激光镜片透镜、棱镜、反射镜及窗口等。由光学玻璃构成的部件是光学仪器中的关键性元件。
光学玻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物理及化学上的高度均匀性以及特定和精确的光学系数。今天我们来主要了解一下光学玻璃的物理特性:
1、折射率(ND)
玻璃的折射率是以钠元素的特征谱线D=589.3nm测定的,以ND表示。
2、比重(s)
用流体静力学称量法测定玻璃的比重。
3、色度值(x,y,Y)
依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大功率激光镜组1931年和1964年规定的方法,测定出在A和D65标准光源照明下玻璃的色度值。
4、热特性
5、当玻璃温度升高1℃其长度相对变化率。
6、转变温度(Tg)
当玻璃的膨账量发生骤变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试样的转变温度。此温度时玻璃的粘度近于1013帕.秒。
7、软化温度(Ts)
当玻璃的物理性质发生急剧变化,其膨账量也趋近于零时的温度,即为玻璃的软化温度,这时玻璃的粘度趋近于1011帕.秒。
反射镜8、色温变换能力(V)
色温玻璃由升色温和降色温两类玻璃玻璃组成,其变换能力以密勒德(Mired)值来表示。升色温玻璃呈蓝色,牌号为SSB,具有负密勒德值。降色温玻璃呈琥珀色,其密勒德为正值。
光学玻璃是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随着光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融合,作为光电子基础材料的光学玻璃在光传输、光储存和光电显示三大领域的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成为社会信息化尤其是光电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