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必须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是否合规格。
要想生产出优质的光学玻璃必须经过冷加工、抛光、清洗等等工艺过程,最后才能得到优质的光学玻璃镜片。那么在光学玻璃的清洗过程中,影响光学玻璃清洗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
A,光学透镜清洗工艺的技术关键:光学玻璃经过清洗后能否达到表面不留任何油污,污迹,表面光滑,水膜完好!
B,影响清洗后玻璃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光学玻璃本身的质量及被污染的情况,主要为:表面有霉点,气泡,划伤等,在机械处理中,如:研磨,搽试,测应力时,人为导致的污染情况不一;
(2)清洗剂的选择其能动及温度,水质;国际上应用最广的清洗剂为CFC-113,四氯化炭,1-1-1三氯乙烷(简称ODS)等,此类清洗剂对臭氧层有破坏,属于非环保性清镜头设计洗剂;我们采用非ODS的水类碱性清洗剂,主要由水,碱,表面活性剂,防锈材料组成,化学式C3H8,具有侧链的环状烯烃,具有较强的溶油能力;特点:低毒,不燃,清洗成本低等特点;
(3)溶液的浓度直接影响清洗度的大小;通常清洗液的PH值一般在8.5-12之间,若PH值大于10,侧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要削弱,当PH值大于12时,侧清洁度下降。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溶液浓度过大,超过15%,清洗效果不好,不易漂洗,而浓度约为4%-7%时,侧清洗效果较佳。
(4)溶激光镜片液温度及浸泡时间也同样影响去污效率;当温度上升,溶液的反应速度也上升,污染物的粘度下降,便于污染物脱离,但溶液的稳定度下降。实际发现溶液温度50度,浸泡30分钟后,清洗效果最好!
(5)在清洗过程中,还应注意必须使用纯水或去离子水,若使用自来水等硬水侧很难除去玻璃上的油污,且水中所含的Ca,Na离子等杂质会在烘干后的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雾状膜,污染玻璃;
(6)光学玻璃经清洗后需漂洗,漂洗后的清洁度,除与清洁剂的漂洗性和清洗液中的清洁剂浓度有关外大功率激光镜组,还与漂洗工序的多少,漂洗供水量的大小,温度及循环使用的纯水是否干净有关;
光学镜片最初用于制造镜头的玻璃,就是普通窗户玻璃或酒瓶上的疙瘩,光学镜片通俗来说就是用光学玻璃做出来的镜片主要应用于光学仪器,光学镜片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光学镜片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
光学镜片原理是通过电子枪发射进去的电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受洛仑兹力作用反射镜而打在膜料上使膜料蒸发较平均的粘附在玻璃抛光轮镜片上,然后烘烤光学镜片使膜料粘固,光学镜片通过封光光光度计来检验其光谱曲线来计算其反射率、透射率等能否抵达技术央求条件。
光学镜片对光线的折射必须是各向同性的,光线的传播必须符合折射定律,如果受到外力作用或加热不均就会产生内应力,从而失去各向同性的性质,当光线入射时就会产生两条折射线,引起双折射现象,光学镜片面硬度比玻璃较低,容易硬物划伤,所以需经加硬处理,光学镜片加硬材料即为二氧化硅,但硬度绝达不到玻璃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