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视控制
移轴镜头模仿了大画幅技术型相机可以向上和向下移动等特点,很多主流厂商的产品线中都至少包含了不少于一只的移轴镜头。摄影者利用移轴这一特点改变了焦平面,控制了景深,还可以在拍摄建筑时矫正垂直线的汇聚问题。我们最常见到的移轴镜头焦距大多为45毫米。
通常被摄体的变形是不能被接受的,尤其是建筑摄影师,他们会想方设法矫正这种问题。广告和风光摄影师也同样可以利用移轴镜头的特点拍摄出别有韵味的画面。
2)倾斜
镜头的倾斜功能可以让摄影者将清晰的焦平面倾斜,以使这个平面不再垂直于镜头的光轴上。这样会产生楔子形状的景深效果,宽度随着距离而改变。因此,倾斜并不会真正增加景深,它只能让摄影者调整位置以更好地表现被摄体。
通过镜头倾斜的控制,即便是被摄物平面与成像平面平行,也可以得到一部分清晰而一部分模糊的影像,而普通镜头也就只能拍到全部清晰的影像了,甚至通过调整被摄物平面与成像平面间的夹角,可获得景深极浅的效果。
3)偏移
当被摄体平面和成像平面平行镜头设计时,任何被摄体上的平行线都会在最终影像上保持平行。但是,如果成像平面没能和被摄体平面平行的话,比如说仰视拍摄一座很高的建筑物,那么平行线就会产生汇聚效果,被摄体就会显得很不自然。镜头偏移功能可以保持焦平面和被摄体平面平行,从而让这种平行线的汇聚效果得到纠正。
通常情况下,这种设计主要应用于建筑摄影,用来保持建筑物两侧不产生透视变形。移轴镜头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偏移,这样则能有意地夸大这种平行线的汇聚。
移轴镜头的成像圈要比同等焦距镜头大。普通镜头的成像圈紧挨着画面的四角,而移轴镜头的成像圈要大许多。这样才能保证即使移轴操作时影像传感器也在成像圈内。移轴镜头在不进行倾斜与偏移操作时,由于使用大成像圈的中心部分,因此光学性能不会下降,具有同定焦镜头一样的高光学性能。
我们现在采用的高清摄像机大多采用的是CMOS芯片,照度性能只能达到0.5Lux。而长焦镜头在焦距变化的过程中,光通量也会随之变化,焦距越长,光通量越差。当焦距拉长到最大值时,光通量减到最弱。虽然是白天,但对于摄像光学镜头机来说,相当于面前被遮挡,只留了很小的孔透过光。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清摄像机就会因为照度不够出现画面质量衰减。解决这种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采用针对远距离监控设计的高清摄像机,例如日立公司最新推出的KP-HD1005高清SDI摄像机,这种摄像机除了最低照度做到0.3Lux的同时,还针对远距离监控领域加入了针对色彩还原和低照度图像增强技术。使得在光通量下降时也能得到清晰的画面。
2、提高焦距拉长时镜头的光通量。镜头一旦生产出来,光通量的范围即确定下来,不可更改。因此我们必须在选择镜头时挑选那些长焦距时光通量性能较好的产品。根据镜头的光学关系,F(光通量的反比)=f(焦距)/D(镜头前有效口径)。F值是光通量反比,这个值越小,光通量性能越好。那么在f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有效口径越大的镜头,得到的画面效果越好。KOWA的镜头设计均采用大口径设计,例如全新设计的750mm的200万像素高清镜头,就是采用了104mm的超大前有效口径。在同类产品中,可以给摄像机提供更加优秀的通光量性能。